RCEP标准信息服务(平台)管理系统
2022青岛 陆海联动研讨会举行
发布时间:2022-09-02

2022-08-16 11:54:58 来源:中国水运网 作者:全媒记者 杨柳

8月15日,2022青岛·陆海联动研讨会在青岛举行。研讨会围绕“畅循环 促流通 走在前 开新局”主题,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打造“东西互济、陆海联动”的国际大通道,助力实现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更好服务国家战略。

 

此次研讨会由山东省政府主办,青岛市政府、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山东省港口集团共同承办。论坛上,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发布、解读国际航运枢纽发展指数,新一期新华·山东港口大宗商品指数年度运行情况,以及RCEP海运贸易指数。三项指数的发布,精准刻画港口航运枢纽高质量发展要素、大宗商品及RCEP海运贸易变化趋势,对于促进港口、大宗商品和贸易的高效联动意义重大,必将更好推动国际经贸发展。

会上,山东港口与上海海事大学、中国船级社等7家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管委会签署医养健康战略合作协议,与大唐山东发电有限公司签署零碳港口战略合作协议;山东港口、鲁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12家单位共同签署山东交易市场清算所有限公司增资扩股协议;山东港口青岛港、日照港、烟台港、渤海湾港分别与中远海运特种运输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林产工业有限公司、大连俄贤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德运船务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系列重磅签约涉及多领域、多地方、多企业合作,将发挥山东港口作为全国乃至全球重要的基础设施和供应链、产业链集聚平台优势,在科技研发、资源配置、综合服务、创新管理、智慧绿色等领域,搭建跨领域、多层次的战略性、专业性、综合性开放合作平台,积极发力“内循环”、深入贯通“双循环”,共同担负起保障供应链稳定、培育区域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时代重任。

为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重大战略部署,推动黄河流域关、港、铁、区建立“大协作”机制,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体系,形成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新格局,本次会上,山东港口联合沿黄流域的海关、铁路、内陆港、自贸区(园区)等24家单位、企业,共同发起“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关港铁区大协作机制(青岛)倡议。

按照倡议精神,各方将进一步助推关、港、铁、区构筑服务黄河流域物流发展“一键式、一站式、全程式”数据共享平台,强化自由贸易试验区、综合保税区、港口、铁路之间的合作交流;加快青岛海关“陆海联动、海铁直运”新模式向沿黄流域复制推广,共建东接日韩、西联亚欧、南通东盟、北达蒙俄的国际开放大通道;推进相关陆港启运港退税政策试点在山东港口落地,畅通日韩商品进入亚欧大陆市场大通道和上合组织国家进入亚太市场出海口;建立“关港铁区联动、产学研用一体”沟通机制,培育港口新业态在沿黄流域起势发展,构筑共享经济生态圈层。

青岛海关党委委员、副关长石勇表示,此次关、港、铁、区的携手合作,将共促黄河流域物流节点对接贯通,协同助力构建内外兼顾、内外联动、东西互济、多向并进的黄河流域开放新格局,为落实黄河流域重大国家战略作出更大贡献。

研讨会期间,山东港口举行了重大项目宣讲推介和签约。山东港口青岛港、日照港、烟台港、渤海湾港四个港口集团进行了港口类项目签约。山东港口港湾建设集团、产城融合集团、物流集团、邮轮文旅集团、贸易集团、海外发展集团、职教集团等11个板块集团进行了新兴产业类项目签约。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山东港口纳入国家、省级重要规划的集成项目共计49个,对应具体实施项目119项。为加快重大项目实施,山东港口梳理了96个重点项目予以推介,项目投资总额1550亿元,其中列入国家、省重要规划项目53个,投资1265亿元;新谋划项目43个,投资285亿元;港口传统产业项目51个,投资1023亿元;新兴产业项目45个,投资527亿元。这些项目加快实施,将有力推进山东半岛世界级港口群建设、现代航运综合服务体系培养和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打造,促进港区、园区、城区“三区互融”,山东港口与腹地协同发展。

链接:

国际航运枢纽发展指数选择RCEP区域为主要研究范围,筛选出了29个规模较大、能力较强,且具有代表性的港口纳入样本池进行研究,更加聚焦物流枢纽能力要素,更加关注港口自身能级的发展提升,是中国经济信息社面向全球推出的又一世界级港航评价指数,旨在引导枢纽港口群有序合作、协同发展,凸显航运枢纽软联通能力。指数运行结果显示,上海港与新加坡港为引领级国际航运枢纽;宁波舟山港、青岛港、深圳港、釜山港,不仅在设施能力、航线网络等指标项上具有显著优势,在枢纽运营服务水平、创新引领能力等方面也各具特色,是先导级国际航运枢纽;广州港、天津港、巴生港、香港港、高雄港、厦门港是优势级国际航运枢纽;剩余样本港为中坚级国际航运枢纽。

新华·山东港口大宗商品指数立足山东港口优势品种,由山东港口联合中国经济信息社研发编制,涵盖山东港口铁矿石、焦炭商品价格、库存和进出港的综合监测体系,既包含物价指数,又包含物量指数,反映了重要战略资源商品在港口的流通和交易情况。该指数精准刻画山东港口大宗商品贸易的变化水平,把港口“晴雨表”“反应器”作用具象化,更好发挥港口优势,为产业监测、贸易决策、科学调控提供了数据支持。

RCEP海运贸易指数报告以RCEP除老挝之外的14个成员国为研究对象,选取约占RCEP海运贸易量三分之二的集装箱货物、铁矿石、煤炭、成品油、LNG、汽车六大类货物作为分析对象,以2019年数据为计算基期,从总体贸易额、海运贸易量两个维度反映RCEP海运贸易的年度发展趋势,对2017至2021年的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2021年RCEP海运贸易指数为101.1,较上年度上升3.4点,已超过疫情前的最高水平(2019年)。可以看出,近年来RCEP海运贸易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疫情等因素影响导致2020年RCEP海运贸易指数出现下滑。

 

 

附件列表:
无附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1 RCEP标准信息服务(平台)管理系统